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脫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大脫血是指大量失血的症狀。病人常伴隨面色蒼白、肢體冰冷、出汗、氣喘、脈搏沉細微弱等症狀。急需補充氣血、恢復陽氣,可以使用獨參湯、參附湯加上龍骨和牡蠣等草藥。若在大失血後,病人的面色不健康,精神疲憊,食慾不振,則應該同時補充氣和血,選用歸脾湯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、人參養營丸等。若病人陰血偏虛,可選用加減四物湯、補營湯等方。 註解:

  • 大脫血:指大量失血。
  • 面色不華:指面色無光澤。
  • 神疲少食:指精神疲乏,食慾不振。
  • 脈沉微欲絕:指脈搏沉細微弱,幾乎停止跳動。
  • 益氣回陽:指補充氣血,恢復陽氣。
  • 獨參湯:由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組成。
  • 參附湯:由人參、附子、乾薑組成。
  • 龍骨、牡蠣:補益腎精,固攝精氣。

醫案: 明代醫師張景嶽在《景嶽全書》中記載了一個醫案:一位四十歲的婦人,在產後大量失血後出現了面色不健康、精神疲憊、食慾不振、脈搏沉細微弱等症狀。用獨參湯加上龍骨和牡蠣數劑後,脈搏變強,精神漸復,食慾也增加,但面色仍然不健康,於是改用歸脾湯數劑,面色逐漸恢復。

現代研究: 大量失血後,機體會出現氣血兩虛、陰陽失調等狀態。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面色蒼白、精神疲憊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頻多且清長、脈細無力等。治療方面,應以益氣養血、回陽固脫為主要目標。可以選用獨參湯、參附湯、歸脾湯、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等方劑。若病人陰血偏虛,可適當加減四物湯、補營湯等方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