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藥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藥熨是一種外治法,使用藥末或藥物粗粒炒熱並以布包裹,然後敷在相應部位,用以治療冷寒濕痹、腹腔冷痛等症狀。例如,橘葉炒熱後布包揉熨可以用來治療胃氣痛;吳茱萸加米飯炒熱布包熨則適用於風寒或血虛頭痛。

《素問.調經論》中提到:"病在骨,焠針藥熨。"這說明瞭藥熨在治療骨病方面的應用。

藥熨的具體做法是將藥物研成細末,加適量米飯或麵粉調成糊狀,然後用乾淨的布包裹起來,放在鍋中用文火加熱,直到藥物糊狀物發出香味。之後取出藥物糊狀物並趁熱敷在患處。藥熨具有溫經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適用於治療寒凝經絡、氣血凝滯所引起的關節疼痛、腹痛等症。

然而,在使用藥熨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在進行藥熨前,要先將患處清洗乾淨,並塗抹一些潤滑油,以避免藥物糊狀物粘在皮膚上。
  2. 藥熨的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10-15分鐘為宜。
  3. 藥熨後應該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4. 對於有皮膚病、出血性疾病、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,不宜使用藥熨。

雖然藥熨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外治方法,具有良好的療效,但在使用時仍需要注意相關的事項,以避免發生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