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葉長文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葉長文

葉長文,宋代醫家,其生平與籍貫等詳細事蹟已不可考。醫學著作方面,葉氏曾輯錄《啓玄子元和紀用經》一書,然此書流傳不廣,後世罕見。明代李時珍編撰《本草綱目》時,未得親見該書內容,故未予收錄;惟王肯堂《證治準繩》中略有摘引,間接保留葉氏部分學術觀點。

《啓玄子元和紀用經》與中醫學術內涵
雖原書佚失,然由書名推測,「啓玄子」可能借鑑唐代王冰(號啓玄子)之醫學理論,暗示其內容或涉《黃帝內經》註解及發揮。「元和」一詞,於中醫脈學中可指「脈氣調和」之態,亦可能呼应五運六氣學說中「紀用」之理,即闡述天地陰陽與人體氣血運行之關聯。

葉氏輯錄此書,或承襲隋唐醫家對「運氣學說」之重視,結合宋代重視臨證實用之風,內容可能涵蓋以下範疇:

  1. 臟象理論:探究五臟與自然節律之應合,如「肝主春、心主夏」等時令養生觀。
  2. 脈法與病機:援引《內經》「四時脈象」變化,結合病候分析,如「弦脈屬肝,應春而見」等辨證思路。
  3. 用藥法度:或依「六氣主客」推演藥性配伍,如風木之年重用白芍以柔肝,火熱之歲佐黃連以瀉心。

葉氏學術之歷史定位
宋代為中醫理論整合期,葉長文雖名不見經傳,然其輯書之舉反映當時醫家對古典醫籍整理之重視。王肯堂於《證治準繩》引其說,或側重其對《內經》術數理論或針藥並用之闡發,足見葉氏觀點於明末仍具參考價值。惜文獻湮沒,未能窺其全貌,僅能從殘篇推測其融會運氣與臨床之學術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