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葉如庵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葉如庵,元代著名醫家,生卒年不詳,籍貫黃岡(今屬湖北)。其人以儒學為根基,深研醫理,故世稱「儒醫」,融合儒家「格物致知」之精神於醫道,體現宋元時期儒醫合流的學術特色。

學術背景與診療特色

葉如庵之醫學思想承襲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體系,尤重張仲景辨證論治之法。其診疾強調「四診合參」,注重脈象與證候的細微辨析,處方用藥恪守「君臣佐使」配伍原則,且善化裁經方以應臨床之變。元代醫風多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葉氏雖處其時代,然著作中未見明顯門戶之見,顯其獨立學術態度。

著作與貢獻

葉氏撰有《傷寒大易攬》一書,書名取「大易」二字,或寓《易經》變通之理於傷寒辨治之中,反映其以儒解醫的思路。該書內容據推測,當以六經辨證為綱,結合氣化理論闡釋外感熱病傳變,並附臨證醫案佐證。其書在元代曾為醫林所重,然憾後世散佚,僅能從清代部分醫籍輯錄片段窺其精要。

歷史定位

葉如庵被視為元代儒醫代表人物之一,其學術融合儒醫兩道,體現「醫乃仁術」之精神。雖著作亡佚,然從歷代文獻轉引可推知,其對傷寒理論的詮釋,可能影響明代傷寒學派的發展軌跡,於中醫理論承先啟後之際,具一定歷史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