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葉廷薦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葉廷薦,字鳳梧,涇州(今屬甘肅)人士,其生平事蹟於史料中記載甚少,然其醫學著作《救急備用經驗匯方》十卷,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中醫急救方劑匯編。該書現存清刻本,內容主要輯錄各類急症救治方藥,反映了清代民間醫療的實用特色。

葉氏所輯《救急備用經驗匯方》,按中醫傳統理論體系分類,收載方劑多遵循「辨證論治」原則,涵蓋內科急症、外科瘡瘍、婦科暴崩等範疇。書中所錄方藥多具「簡、便、驗、廉」之特點,如採用麝香、冰片等芳香開竅藥治療卒中昏厥,或以三七、蒲黃等化瘀止血藥處置金創出血,皆體現中醫「急則治標」的臨證思維。

在劑型運用上,葉氏尤重丹、散、膏、丸等便於急用的劑型。如書中記載的「行軍散」,融合硃砂、雄黃等礦物藥與牛黃、蟾酥等動物藥,配伍嚴謹,彰顯清代醫家對「毒藥攻邪」理念的靈活運用。此外,部分方劑結合了針灸急救法,如「霍亂轉筋方」配合艾灸神闕、關元等穴,展現中醫藥針並用的治療特色。

考其學術淵源,書中多處可見對《肘後備急方》、《千金要方》等急症專著的繼承,並參以民間驗方。如治療小兒急驚風的「鎮驚丸」,即在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涼驚丸基礎上加減化裁而成,反映明清時期醫家對前代經驗的創造性轉化。該著作對於研究清代急救醫學發展,特別是西北地區醫療實踐具有重要文獻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