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葉鎮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葉鎮,字玉屏,清代福建延平府人,生卒年不詳,為清代中醫學領域之重要醫家。其醫學貢獻主要體現於法醫學著作《補注洗冤錄集證》之增注工作,該書乃對阮其新補注本之進一步考訂與補充,現存版本雖有殘缺,仍為研究清代法醫檢驗技術與中醫理論結合之珍貴文獻。
從中醫學術脈絡觀之,葉鎮所參與增注之《補注洗冤錄集證》,內容涵蓋傷科診斷、毒物辨析及屍體現象之中醫理論解讀,反映清代醫家將傳統「望聞問切」診法延伸應用於法醫檢驗之特點。書中涉及「五絕脈」、「屍斑辨證」等特殊診察技術,體現中醫「有諸內必形諸外」的診病思想在司法檢驗領域的實踐。
葉鎮於增註中特別注重「七竅驗傷法」與臟腑理論之關聯,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載「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」的理論應用,通過目、耳、鼻、口等外竅狀態推斷內傷機理。其註解中多引《洗冤集錄》原典與歷代醫家驗傷心得,顯示其精熟《傷寒雜病論》「觀其脈證,知犯何逆」的辨證傳統於傷科檢驗之活用。
現存殘本中可見葉鎮對「骨度檢驗」的補充註釋,結合《醫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》之理論,將正骨學中「摸、接、端、提」等手法運用於屍骨檢驗,建立以「骨縫辨傷」為核心的檢驗體系。這種將臨床骨傷治療經驗反向運用於屍體檢驗的方法,展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在司法領域的特殊延伸。
葉鎮醫事活動雖史料有限,然由其參與著述可窺見清代中醫理論向法醫學滲透的學術趨勢,其增註內容不僅保存諸多已佚失的傷科診療經驗,更為研究中医「形神合一」理論在非臨床場域的應用提供重要範例。該著作亦反映福建地區醫家在清代法醫考據學中的獨特貢獻,具有醫史文獻與臨床經驗傳承的雙重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