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葉支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葉支繡

葉支繡,字杏江,清代安徽歙縣人,為當時著名醫家。其人精研醫理,臨證經驗豐富,尤擅長內科雜病及疑難病症之診治,活人無數,醫名遠播。其學術承襲傳統中醫理論,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》等經典要旨,並結合個人臨證心得,形成獨特診療風格。

在治法上,葉支繡注重整體辨證,強調陰陽平衡與氣血調和。其用藥講究配伍精當,善用輕靈之品以調理氣機,亦不避峻藥以攻邪,體現「扶正祛邪」之核心思想。對於虛損性疾病,主張循序漸進,以培補脾腎為本;對於外感熱病,則重視六經傳變,善用汗、下、清諸法。

葉支繡雖未見專著傳世,然其醫案散見於地方誌及後世醫家引述中,可窺其辯證精準、用藥靈活之特色。清代江南醫風鼎盛,葉氏之術亦受地域學派影響,融合新安醫家重脾胃、顧護正氣之傳統,同時兼采各家之長,展現中醫臨證之圓融變通。

其生平事跡雖簡,然醫德與醫術並重,堪稱清代民間醫家之典範,對安徽地方醫學發展具有影響。葉支繡之經驗,亦為後世研究中醫臨床實踐與地域醫學流派提供重要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