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夜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夜啼

夜啼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,多發生於初生兒,以夜間啼哭為主要表現。夜啼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心火上攻、肝風內動、脾胃虛弱等。臨床上治療夜啼,應根據不同病因,辨證施治。

夜啼的病因與症狀

  1. 心火上攻:啼聲急而高,夜啼不止,面赤,目紅,小便赤,大便祕結,舌紅,脈洪數。
  2. 肝風內動:啼聲緩而低,夜啼不止,面青,目黑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,舌淡,脈弦細。

中醫治療夜啼的方劑

  1. 甘麥大棗湯:主治心火上攻引起的夜啼。方劑組成:甘草、大棗、小麥。具有清心安神、養胃和中之功效。
  2. 蟬花散:主治心火上攻引起的夜啼。方劑組成:蟬蛻、白僵蠶、甘草、延胡索。具有清心安神、疏肝解鬱之功效。
  3. 鉤藤散:主治肝風內動引起的夜啼。方劑組成:鉤藤、茯神、茯苓、川芎、當歸、木香、甘草。具有清熱平肝、熄風止痙之功效。

方劑的使用方法

  • 甘麥大棗湯:取甘草二兩、大棗十二枚、小麥一升,煮取六升,去滓,溫服二升,每日三次。
  • 蟬花散:將蟬蛻、白僵蠶、甘草、延胡索研為細末,煉蜜和丸,每次服三十丸,空腹溫酒送下。
  • 鉤藤散:將鉤藤、茯神、茯苓、川芎、當歸、木香、甘草細切,研碎後製成蜜丸,每次服三十丸,空腹溫酒送下。

夜啼的預防

  • 確保良好的睡眠環境,室內要安靜、舒適,光線要柔和。
  • 避免讓孩子過度疲勞,在睡前不要讓孩子過於興奮。
  • 可以給孩子喝溫牛奶有助於安神助眠。
  • 若夜啼嚴重,應帶孩子就醫,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