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掖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掖癰,病名。指腋下所生之癰瘡,出《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。即腋癰。詳見該條。

《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:“掖癰,其脈關上,其病在腋下,其治當刺關上,以出其熱。”

掖,腋也。癰,瘡也。掖癰,即腋癰。《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所說的掖癰,是指腋下所生之癰瘡。其脈關上,即其脈在關上。其病在腋下,即其病在腋下。其治當刺關上,以出其熱。

掖癰的病因,多由外感風熱之邪,侵襲人體,蘊結於腋下而成。其臨床表現,主要為腋下紅腫熱痛,局部有硬結,並可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口渴、煩躁等全身症狀。

掖癰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之藥,配合赤芍、桃仁、紅花等活血化瘀之藥,以及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等清熱燥濕之藥,根據病情,加減使用。

此外,在治療過程中,還應注意飲食調理,宜多食清淡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並適當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
掖癰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衛生,避免外感風熱之邪。平時可多喝水,保持大便通暢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一旦出現腋下紅腫熱痛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