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腋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腋疽,病名。出《醫宗金鑒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見該條。
腋疽,又名米疽,是一種發生於腋下的急性化膿性疾病。其發病原因多為外傷感染,或因汗液不透,濕熱蘊結,或因飲食不節,脾胃虛弱,濕熱內生,或因肝鬱氣滯,經絡不通,氣血不暢,濕熱蘊結而成。臨床表現為腋下紅腫熱痛,局部皮膚灼熱,有波動感,可觸及硬結,並可出現破潰、流膿、出血等。
腋疽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排膿為主。可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內服,或用黃連、黃芩、大黃等清熱瀉火的中藥煎水外洗。若有破潰,可用生理鹽水或3%雙氧水清洗傷口,並用紫藥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塗抹。
腋疽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澡,勤換衣,保持腋下清潔乾燥。
- 避免外傷,若有外傷,要及時清洗消毒。
- 飲食要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腋疽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大家要提高警惕,一旦發現有腋下紅腫熱痛等症狀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