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腋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腋癰,又稱掖癰、夾肢癰、挾癰、夾癰,是指癰疽發於腋部的疾病。其病多因肝脾兩經結熱,氣滯血凝所致。症狀包括初起時皮膚顏色不變,患處腫脹且無頭,日久才會感到疼痛,也會伴隨著寒熱的感覺;或者初起時即出現紅腫熱痛,並伴隨全身寒熱的症狀。初期治療建議服用柴胡清肝湯,同時外敷沖和膏;如果癰疽已經成形,則可服用透膿散並加入銀花、桔梗、甘草等成分,同時切開引流。其他治療方法可參考外癰和潰瘍的相關資料。

根據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、《醫宗金鑒》外科心法要訣、《瘍醫大全》卷三和《醫林改錯》卷三的資料,腋癰是由於肝脾兩經結熱,氣滯血凝所引起的疾病。其症狀是皮膚起初顏色不變,腫脹無頭,漸漸出現疼痛和寒熱感;或者當初就有紅腫熱痛的症狀,同時伴隨全身寒熱。初期治療建議服用柴胡清肝湯,外敷沖和膏;如果膿成,則需要服用透膿散加銀花、桔梗、甘草,並進行切開引流。其他治療方法可參考外癰和潰瘍的相關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