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一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《一數》之中醫理論探微

本源考釋

「一數」者,乃中醫經絡學說中重要計量概念,源出《靈樞·五十營》篇。其文曰:「人經脈上下、左右、前後二十八脈……氣行五十營於身,水下百刻……漏水皆盡,脈終矣。所謂交通者,並行一數也。」此處「一數」特指古代銅壺滴漏計時法中,百刻之全數。在經氣周流之測度上,一數實為二十八脈氣血運行一周天之總量。

經脈氣行與計數體系

二十八脈之構架

人身正經十二,左右各一,合為二十四脈;加以任脈、督脈、陰蹻、陽蹻,共成二十八脈之數。此乃《內經》所述經氣運行之主幹系統。

一數之測,與「五十營」密切相關。《靈樞》載,營氣一晝夜(水下百刻)循行周身五十周,故知:

  • 每營行經時間:百刻÷50=2刻
  • 每營氣行距離:162丈(據《靈樞·五十營》計算)

氣血流注與時相關係

一數作為氣血運行的完整周期單位,與子午流注學說相通。古醫家觀測:

  • 晝夜百刻之間,經氣完成五十次大循環
  • 每循環氣行二十八脈,計長度162丈
  • 呼吸定息之間,氣行6寸,270息氣行16丈2尺

數理內涵

天人之數相應

一數蘊含「天人相應」之深意:

  1. 百刻應天運周期
  2. 五十營合大衍之數
  3. 二十八脈應周天二十八宿

氣血測度標準

臨床上,一數理論衍生重要觀測指標:

  • 脈行一數而氣血調和為平人
  • 數不足者為氣虛
  • 數有餘者為陽盛
  • 數亂者為經氣逆亂

學術傳承

歷代醫家對一數之理頗有發揚:

  • 《難經》發展為「脈行一周,復會於手太陰」之說
  • 元代滑伯仁《十四經發揮》詳論經氣周流與時辰關係
  • 明代李時珍《奇經八脈考》補充奇經八脈在氣行周期中之作用

此一數之學,實為中醫時空醫學與氣血量化之先聲,於理論與臨床皆具深遠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