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一陽三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一陽三陰

一陽三陰,脈學名。指脈沉澀而短,有時又現浮象。為陰陽相兼的一種脈象。《難經.四難》:「一陽三陰者,謂脈來沉澀而短,時一浮也。」

一陽三陰的形成原因,有以下幾種說法:

  1. 陰陽互根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。脈象沉澀而短,是陰的表現;時一浮,是陽的表現。
  2. 脈象沉澀而短,是由於陰氣過盛;時一浮,是由於陽氣過盛。
  3. 脈象沉澀而短,是由於陰陽氣血不足;時一浮,是由於陰陽氣血過盛。

一陽三陰的臨床意義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一陽三陰是一種陰陽相兼的脈象,臨床上多見於虛實夾雜、陰陽失調的疾病。
  2. 一陽三陰的辨證要點,是根據脈象沉澀而短、時一浮的程度,以及浮沉澀短的先後順序,來判斷陰陽的盛衰。
  3. 一陽三陰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根據陰陽的盛衰,來進行陰陽雙補或陰陽雙瀉的治療。

一陽三陰是一種比較複雜的脈象,臨床上應結合其他症狀,進行綜合分析,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。

參考文獻

  1. 王唯工主編,《中醫診斷學》,人民衛生出版社,2013年版。
  2. 吳中夏主編,《中醫診斷學》,人民衛生出版社,2015年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