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一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中醫名詞「一周」之詳解
「一周」為中醫學中重要概念,其涵義於不同經典著作中略有差異,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解釋:
一、衛氣運行一周
《靈樞·衛氣行》記載,衛氣晝夜於人體循行,日間行於陽分二十五周,夜間行於陰分二十五周,合計五十周而構成完整循環。此「一周」即為衛氣完成日行於陽、夜行於陰之完整周期,體現了人體陰陽晝夜節律的平衡。
二、營衛之氣循行一周
《難經·一難》提出:「營衛行陽二十五度,行陰亦二十五度,為一周也。」此處「一周」指營氣與衛氣共同運行的完整過程。營氣主濡養,衛氣主防禦,二者協調運行,日間行於體表陽經以固護肌腠,夜間行於內臟陰經以濡養臟腑,循環往復,維繫生命活動。
三、五運六氣之計年單位
《素問·天元紀大論》以天文曆法結合醫學理論,提出「五歲為一周」之說。此為五運六氣學說中,天干地支配合五行所推衍的氣化周期,每五年為小周,六十年(千四百四十氣)為大周,用於推測氣候變化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。此「一周」展現了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整體觀。
中醫理論延伸
- 衛氣運行與睡眠節律
衛氣夜行於陰時,人體進入睡眠狀態;若運行失調,可導致失眠或嗜睡。《靈樞·口問》言「衛氣晝日行於陽,夜半則行於陰」,即說明其與寤寐的關聯。 - 營衛循環與氣血關係
營屬陰,衛屬陽,二者偕行脈中脈外,《內經》稱「營在脈中,衛在脈外」,共同維持經絡氣血通暢。若營衛不和,則易生寒熱、汗出異常等症。 - 五運六氣與疾病預測
五運六氣之「一周」為古代氣象醫學模型,如《素問》以「六氣主歲」推測疫病流行周期,反映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。
綜上所述,「一周」於中醫理論中兼具生理運行與時空周期的雙重意義,涵蓋經絡、氣血、天人相應等核心觀念,為理解中醫動態平衡思想之重要關鍵字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