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弱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大弱風
定義與來源
大弱風為中醫病因學名詞,屬「八風」之一,特指源自南方之風邪。此概念首見於《靈樞·九宮八風》,載:「風從南方來,名曰大弱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心,外在於脈,氣主熱。」南方屬火,與夏季相應,故大弱風之性多兼火熱之邪,其致病特點以熱象為顯。
致病特徵
- 病位與病機
- 內舍於心:心為火臟,與南方之火氣相通。大弱風侵襲時,易擾動心火,導致心煩、失眠、口舌生瘡等症,甚則引發神志異常。
- 外在於脈:風熱之邪客於脈絡,可致血脈壅滯,見脈數、洪大或局部紅腫熱痛;若熱迫血妄行,則可能出現衄血、發斑等表現。
- 氣主熱:此風邪多挾暑熱之氣,故臨床常見高熱、口渴、面赤等陽熱症狀,與「暑邪」致病有相似之處。
-
與五運六氣之關聯
大弱風之形成,與南方「君火」之氣相關。夏季火氣當令,若逢歲運火過(如少陽相火司天),或人體心火偏亢,則更易受此風邪侵襲。
古籍補充
《黃帝內經》強調「風為百病之長」,而八風之傷人各有所主。大弱風之論述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理論——自然方位與人體臟腑相互感應。後世溫病學派亦受此啟發,發展出「暑風」等概念,進一步闡明外感熱病中風與熱邪相兼為患之機理。
鑑別要點
大弱風需與其他七風區分:
- 與大剛風(西北風)對比:後者性寒,多傷小腸與手太陽經;大弱風則以熱傷心脈為主。
- 與嬰兒風(東方風)對比:嬰兒風多犯肝膽,病機偏於風動,而大弱風以熱盛為標誌。
此類風邪理論,不僅用於外感病辨因,亦為針灸擇穴(如取心經少府、心包經勞宮瀉火)及藥物配伍(如黃連、梔子清心)提供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