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醫竘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醫竘:古代中醫外科學的重要代表人物
醫竘為春秋時期秦國著名醫家,尤擅長外科治療,其醫術精湛,被視為先秦時期外科醫學的代表人物之一。根據史料記載,醫竘曾為多位患者施行外科手術,均取得顯著療效,充分反映了當時中醫外科技術的發展水平。
醫竘的醫療事蹟
- 治療張子背疾
醫竘曾為名為張子的患者治療背疾,運用外科技術施以手術,使其痊癒。此案例顯示醫竘在外科操作上的嫻熟,並能針對背部的複雜病變實施有效治療。 - 為宣王割痤
痤瘡在古代不僅指皮膚上的小瘡,也可能包含較嚴重的癰疽、膿瘍等病變。醫竘曾為宣王進行膿腫切開排膿的手術,使疾病得以治癒。這種技術在當時已相當進步,類似現代外科的清創引流。 - 為惠王治痔
痔瘡在中國古代醫學中稱為「痔」或「痔疾」,醫竘為惠王成功治療此症,可能運用了結紮、燒灼或切除等技術,顯示當時外科已能處理肛腸部位的疾病。
醫竘所代表的中醫外科發展
醫竘的事蹟說明,早在春秋戰國時期,中醫外科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。儘管當時的醫療技術受限於器械與消毒觀念,但醫家已能施行部分手術治療。
- 外科手術技術
從醫竘的案例來看,古代中醫外科可能已掌握切開排膿、切除病灶等技術,這些處理方式與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的「刺血」、「切癰」等觀念相符。 - 適應症範圍
醫竘治療的疾病包括背疾、痤瘡、痔瘡等,可見當時外科已能處理皮膚、肌肉及肛腸等部位的病變,反映其臨床應用的廣泛性。 - 與後世中醫外科的關聯
醫竘的案例可視為中醫外科的先驅實踐,其技術經驗可能影響後世外科發展,如漢代的華佗、唐代的《劉涓子鬼遺方》等,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。
醫竘雖然史料記載有限,但其醫療成就足以證明古代中醫外科並非僅限內治,亦有相當成熟的手術療法,成為中醫學發展的重要見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