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醫痊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醫痊郎
歷史淵源
醫痊郎為金、元時期的醫官職稱,其制度淵源可追溯至宋代翰林醫痊之職。金代將其納入太醫院體系,元代則改隸官醫提舉司,顯示了當時醫政制度的演變與發展。此職銜之設立,反映了當時朝廷對醫療體系的重視與規範化努力。
官制沿革
- 金代醫痊郎:隸屬於太醫院,官階為從九品,負責宮廷醫療事務,並參與太醫院的日常運作。
- 元代醫痊郎:改隸官醫提舉司,官階提升為從八品,顯示其地位較金代有所提高,職責範圍亦可能隨之擴大。
中醫專業內涵
醫痊郎作為官方醫療體系中的專業職位,其選拔必當精通下列中醫核心知識:
- 經絡腧穴學:須熟識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及全身腧穴位置與功效
- 四診八綱:精通望聞問切四診法及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綱辨證
- 方劑配伍:掌握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及各類方劑的臨床應用
- 藥物炮製:瞭解中藥的採集、加工與炮製方法對藥效的影響
金元時期醫學特色
金元時期恰為中醫學術流派的關鍵發展階段,醫痊郎可能參與其中諸多學術活動:
- 寒涼派:受宋代醫家影響,重視清熱解毒法治療外感熱病
- 攻邪派:以張從正為代表,強調"病由邪生,攻邪已病"的治療理念
- 補土派:李東垣創立,重視脾胃功能在疾病治療中的核心地位
- 滋陰派:朱丹溪奠基,發展了相火理論與滋陰降火治法
醫療行政職責
除臨床診療外,醫痊郎可能負有以下行政職責:
- 醫學教育:參與太醫院或地方醫學教育機構的教學工作
- 藥材管理:監督官藥局藥材的採購、貯存與分配
- 疫病防治:在瘟疫流行期間協助制定防治政策
- 醫籍編纂:參與官方醫學典籍的整理與編修工作
社會文化地位
在當時科舉制度與職官體系下,醫痊郎作為從八品或從九品的技術官僚,具有以下社會特徵:
- 雖品級不高,但因醫術而享有特定社會聲望
- 可經考核晉升至更高級別的醫官職位
- 其職位繼承可能部分採行世襲制度
- 在地方上往往兼任民間醫療指導角色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