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閉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閉癃

閉癃是一種病症,指小便不通、不利、頻數增多或澀痛。根據《靈樞·本輸》所述:「實則閉癃,閉癃則瀉之。」

閉癃主要有三個病因病機:

  1. 膀胱氣化功能失常:正常的膀胱氣化功能能將尿液排出體外,若失常則會導致小便不通或不利。
  2. 膀胱受邪:膀胱受到邪氣侵襲,使膀胱氣化功能失常,從而引起閉癃。
  3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當會導致脾胃功能失常,進而影響膀胱氣化功能,導致閉癃的發生。

閉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小便不通:患者感到小便排出困難或很慢。
  2. 小便不利:小便排出困難但非完全不通,患者感到排尿費力或尿量很少。
  3. 小便頻數:小便次數增多,患者感到急迫或頻繁。
  4. 小便澀痛:小便時有疼痛感,患者感到刺痛或灼熱。

閉癃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結果。

閉癃的治療主要依靠中醫中藥,常用的中藥包括:

  1. 益氣固表的藥物:如黃芪、白朮、人參等。
  2. 利水滲濕的藥物:如茯苓、澤瀉、白朮等。
  3. 活血化瘀的藥物:如當歸、川芎、赤芍等。
  4. 清熱利尿的藥物:如金錢草、車前草、萆薢等。

閉癃的預防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熬夜、暴飲暴食、吸菸和喝酒。
  2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  3. 適度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及早發現並治療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