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疫喉後下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疫喉後下痢,病名。指多由疫喉邪毒未盡,內陷腸中而為痢。症見:下痢赤白兼膿血。治宜清熱燥濕、涼血行氣、化瘀止痛。方選黃芩湯、白頭翁湯加減等。
疫喉後下痢,見於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。本病多由疫喉邪毒未盡,內陷腸中而為痢。症見:下痢赤白兼膿血,腹痛拒按,或有發熱、頭痛、咽痛等症。治宜清熱燥濕、涼血行氣、化瘀止痛。方選黃芩湯、白頭翁湯加減等。
【黃芩湯】
組成:黃芩、黃連、白朮、甘草。
功效:清熱燥濕,涼血止痢。
主治:疫喉後下痢,症見:下痢赤白兼膿血,腹痛拒按,或有發熱、頭痛、咽痛等症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劑。
【白頭翁湯】
組成:白頭翁、黃芩、黃連、白朮、甘草。
功效:清熱燥濕,涼血行氣,化瘀止痛。
主治:疫喉後下痢,症見:下痢赤白兼膿血,腹痛拒按,或有發熱、頭痛、咽痛等症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劑。
【方解】
黃芩、黃連、白朮、甘草均為清熱燥濕之品,可用於治療疫喉後下痢。其中,黃芩善於清熱燥濕,可用於治療濕熱下痢;黃連善於清熱解毒,可用於治療疫喉後下痢;白朮善於健脾燥濕,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下痢;甘草可緩和諸藥的藥性,協調諸藥的功效。
白頭翁、黃芩、黃連、白朮、甘草均為清熱燥濕、涼血行氣、化瘀止痛之品,可用於治療疫喉後下痢。其中,白頭翁善於清熱涼血,可用於治療疫喉後下痢;黃芩善於清熱燥濕,可用於治療濕熱下痢;黃連善於清熱解毒,可用於治療疫喉後下痢;白朮善於健脾燥濕,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下痢;甘草可緩和諸藥的藥性,協調諸藥的功效。
【現代研究】
現代研究表明,黃芩、黃連、白朮、甘草均具有抗菌、抗炎、解熱、鎮痛、抗氧化、免疫調節等作用。白頭翁具有抗菌、抗炎、抗氧化、免疫調節等作用。因此,黃芩湯、白頭翁湯具有良好的治療疫喉後下痢的效果。
【注意事項】
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孕婦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