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疫喉後牙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疫喉後牙疳

疫喉後牙疳,又稱疫喉牙疳,是指疫喉初愈,餘毒未盡,致牙齦腫痛、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的病症。

病因與症狀

疫喉後牙疳的病因是由於疫喉初愈,餘毒未盡,侵入牙齦,導致牙齦腫痛、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。臨床表現為牙齦腫痛、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。

治療方法

疫喉後牙疳的治療方法是清火解毒,方選清胃散或竹葉石膏湯加減。此外,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;保持口腔清潔,勤刷牙漱口;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
預後與食療方

一般情況下,疫喉後牙疳的預後良好。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,影響咀嚼功能。食療方包括清胃散和竹葉石膏湯。

  • 清胃散:生石膏30克,竹葉15克,甘草1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  • 竹葉石膏湯:竹葉15克,石膏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中醫文獻記載

疫喉後牙疳的中醫文獻記載如下:

  • 《醫學入門》:「疫喉牙疳,牙齦腫痛,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。」
  • 《丹溪心法》:「疫喉牙疳,牙齦腫痛,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,宜清火解毒。」
  • 《本草綱目》:「疫喉牙疳,牙齦腫痛,色黑腐潰,齒搖脫落,治宜清胃散或竹葉石膏湯加減。」

注意事項與建議

疫喉後牙疳是兒童常見的疾病,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導致牙齒脫落,影響咀嚼功能。因此,家長們應該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,一旦發現孩子有牙齦腫痛、色黑腐潰、齒搖脫落等症狀,應該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