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疫喉會厭腐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疫喉會厭腐潰

病名:疫喉會厭腐潰,屬中醫喉科疾病之一,多因疫毒熾盛,上攻咽喉,熏灼會厭及喉關所致。此病常見於疫喉(如白喉、喉痧等疫病)病程中,因疫毒內蘊,化火生腐,致使咽喉肌膜腐敗潰爛,甚則會厭受損,影響呼吸吞咽,病情險惡。

病因病機
此病多因外感疫癘之氣,或內蘊濕熱毒邪,邪毒上壅咽喉,灼傷陰液,腐蝕肌膜所致。疫毒性質猛烈,易化火傷陰,若患者素體陰虛,或調治失當,則毒邪更易深陷,腐敗血肉,形成潰爛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咽喉腐爛:咽喉部肌膜潰爛,腐物附著,甚至蔓延至會厭,潰面灰白或灰黃,周圍紅腫。
  • 口出臭穢:因腐敗血肉,口氣濁臭難聞。
  • 聲音嘶啞:喉關受損,聲門開合不利,以致語聲沙啞或失音。
  • 吞咽困難:會厭潰爛,吞咽時疼痛加劇,甚則湯水難入,入口即嗆。
  • 全身症狀:可伴高熱、煩躁、口渴引飲、便秘溲赤等火毒熾盛之象;若陰液大傷,則見唇焦舌燥、脈細數等陰虛征候。

治法
解毒祛腐、清熱養陰為主,兼顧涼血生肌。

常用方藥

  • 養陰清肺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
    • 養陰清肺湯(生地、麥冬、玄參、丹皮、白芍、貝母、薄荷、甘草)以滋陰潤燥,清肺解毒。
    • 黃連解毒湯(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)清泄三焦火毒,祛腐消腫。
    • 可酌加金銀花、連翹增強解毒之力;若腐爛甚者,加馬勃、訶子以收斂生肌;陰傷重者,加石斛、天花粉養陰生津。

外治輔助

  • 吹喉散:選用錫類散冰硼散吹患處,以清熱化腐、止痛生肌。
  • 漱口方:以銀花甘草湯蒲公英煎湯漱口,清潔腐穢,助其癒合。

預後與轉歸
若治療及時,疫毒得清,陰液得復,則腐去新生,咽喉漸癒;若延誤救治,毒盛正衰,可致氣道阻塞,或內陷心包,轉為危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