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疫瘧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名詞介紹
疫瘧,病名。在一個地區流行而病情凶重的瘧疾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[1].瘧病不內外因證治》:「病者發寒熱[2],一歲之間,長幼相若,或染時行,變成寒熱,名曰疫瘧。」《張氏醫通[3].瘧》:「疫瘧,夏秋之間,沿門闔境皆是也。」
壯熱[4]多汗而渴,用達原飲[5];煩熱大渴有表證[6],用桂枝白虎湯;譫妄狂悶,用涼膈散加草果;寒熱便秘,用大柴胡湯;虛人發散後熱不止,用人參敗毒散。或用不換金正氣散、五瘟丹、如意丹等方。參見瘧疾條。
疫瘧是瘧疾的一種,是由瘧原蟲感染人體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瘧原蟲通過蚊子叮咬人體後,在人體內繁殖,並釋放毒素,引起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。疫瘧的症狀較為嚴重,發病急,病程短,死亡率高。
疫瘧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:
疫瘧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,但只要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是可以治癒的。因此,如果出現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參考資訊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