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悒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悒悒,中醫名詞,憂悶不暢的樣子。出自《素問·刺瘧篇》:“足厥陰之瘧……意恐懼氣不足,腹中悒悒,刺足厥陰。”王冰註:“悒悒,不暢之貌。”

悒悒,是一種憂悶不暢的狀態,常見於肝鬱氣滯、心脾氣虛等病症。肝鬱氣滯者,常見胸脅脹悶、噯氣不爽、情志抑鬱等症狀;心脾氣虛者,常見心悸、氣短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

悒悒的治療,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肝鬱氣滯者,可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等方藥治療;心脾氣虛者,可用歸脾湯、四君子湯等方藥治療。

悒悒的預防,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、情志穩定,避免過度勞累、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。飲食上應注意清淡、易消化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

悒悒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但如果長期不加以治療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悒悒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以下是悒悒的相關典籍記載:

  • 《素問·刺瘧篇》:“足厥陰之瘧……意恐懼氣不足,腹中悒悒,刺足厥陰。”
  • 《金匱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》:“胸痹心痛短氣,悒悒,短氣,心下痛,溲赤,小便不利,小腹急,刺肓俞。”
  • 《醫宗金鑒·刺法要旨》:“悒悒,不暢之貌。如心下悒悒,刺肓俞。”

悒悒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但如果長期不加以治療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悒悒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