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是一種中醫治則。出自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王冰註語。後人簡稱為益火消陰或扶陽追陰。即用扶陽益火之法,以消退陰盛。常用於腎陽不足,命門火衰而出現陰盛寒證者。症見腰脊酸痛、腳軟身冷、陽痿滑泄、少腹拘急、小便不利或清長,舌淡體胖、脈沉細數等。法當溫補腎陽,消除陰寒。用腎氣丸、右歸飲治療。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原文如下:
- 陽者,陰之使也。陽生陰長,陰生陽消。陽盛則陰衰,陰盛則陽衰。故陽盛者,陰必衰;陰盛者,陽必衰。
- 陽者,陰之本也。陰者,陽之根也。陽根不固,則陽必衰;陰本不固,則陰必衰。
- 故陰陽之道,不可不相保也。保之者,必先以其根。
- 陰之根在腎,陽之根在命門。
- 故補腎者,補其陰也;補命門者,補其陽也。
- 陰陽既得其根,則陽盛而陰衰,陰盛而陽衰之患,自可消矣。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是一種扶陽益火的治法。扶陽益火,可以溫補腎陽,消除陰寒。因此,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常用於治療腎陽不足,命門火衰而出現陰盛寒證者。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法。在臨床上,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以下是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的具體應用:
- 腎陽虛衰,命門火衰,症見腰脊酸痛、腳軟身冷、陽痿滑泄、少腹拘急、小便不利或清長,舌淡體胖、脈沉細數等。可用腎氣丸、右歸飲治療。
- 腎陽虛衰,命門火衰,兼有水濕內停,症見腰膝酸軟、下肢浮腫、小便不利、舌淡苔白、脈沉細弱等。可用真武湯、五苓散治療。
- 腎陽虛衰,命門火衰,兼有痰飲內阻,症見頭暈目眩、耳鳴耳聾、痰多咳嗽、胸悶氣短、舌淡苔白、脈滑等。可用二陳湯、苓桂朮甘湯治療。
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法。在臨床上,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