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因毒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因毒症

因毒症為中醫眼科病證名,指因人體其他部位患有瘡瘍腫毒等化膿性感染,進而導致目病發作。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提到:「謂人生瘡瘍腫毒累及目病也。」此症屬外邪內侵,或臟腑積熱上攻於目,病機涉及毒熱熾盛、氣血壅滯,終致眼部經絡受阻,引發目赤腫痛、瞼弦潰爛,甚則睛生翳膜等症。

中醫認為,因毒症之發病,多與濕熱火毒相關。若脾胃濕熱蘊結,或肺胃鬱熱,毒邪隨經上犯目竅;或瘡毒未能及時清解,熱毒熾盛,循經上炎,均可導致此症。其臨床表現除眼部症狀外,常伴隨原發瘡瘍部位的紅腫熱痛、發熱、口渴、便秘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全身症狀。

辨證分型與治法

  1. 熱毒熾盛證

    • 主症:目赤腫痛明顯,瘡瘍處紅腫灼熱,身熱煩渴,尿赤便秘。
    • 治法:清熱解毒,涼血消腫。
    • 方藥:可選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加減,重用黃連、黃芩、梔子等清熱瀉火之品,輔以金銀花、蒲公英等解毒消腫。
  2. 濕熱蘊結證

    • 主症:眼瞼紅腫糜爛,瘡瘍膿水淋漓,胸脘痞悶,苔黃膩。
    • 治法:清熱化濕,解毒排膿。
    • 方藥:龍膽瀉肝湯加減,佐以薏苡仁、敗醬草等利濕排膿。
  3. 氣血兩燔證

    • 主症:目病劇烈,瘡毒彌漫,壯熱神昏,舌絳少苔。
    • 治法:清氣涼血,解毒透邪。
    • 方藥:清瘟敗毒飲加減,配合犀角(現用水牛角代)、生地等涼血之品。

外治法
若眼部紅腫甚者,可配合外敷清熱解毒之品,如黃連煎水燻洗,或金黃散調敷;若瘡瘍成膿未潰,可局部刺絡排膿,繼用九一丹提毒祛腐。

因毒症之治療,首重審症求因,標本兼治。內服外治並舉,以清解毒邪為主,兼調臟腑氣機,使毒去熱清,則目病自癒。歷代醫家亦強調,治療時需顧護脾胃,避免苦寒過度傷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