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因他症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因他症之中醫詳解
因他症屬眼科病證範疇,首見於明代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,後經《審視瑤函》進一步闡釋,其核心定義為「因他病而累及目」之繼發性眼疾。此類眼症非獨立發病,實為他病在臟腑氣血失調後,循經絡上擾清竅所致,體現中醫「整體觀」之辨治思想。
病因病機探微
- 六淫傳變:外感病邪內陷,循經犯目。如傷寒陽證熱鬱三焦,燔灼津液,蒸損瞳神;或熱入營血,血滯目絡而現赤痛澀淚。陰證則見陽氣暴脫,目失溫煦而盲瞀,或過服姜附引動虛火上炎,燥耗目液。
- 內傷連屬:五臟病變皆可累目。如肝鬱化火挾風上攻、脾濕蘊熱熏蒸胞瞼、肺燥氣逆白睛赤脈、腎虛精虧目暗昏矇等,均屬「因他」之變。
- 病理產物侵目:痰飲、瘀血等停蓄經絡,阻塞目竅。如消渴病久之血瘀目絡、痰核流注之胞生腫核等。
證候特徵
- 標症顯於目:赤腫疼痛、羞明流淚、視物昏矇等局部症狀,其程度與原發病進退相關。
- 本症源於內:必伴原發病特有見證,如熱病之壯熱煩渴、陰證之四肢厥逆等,此為辨證關鍵。
辨治綱要
治則當遵「治病必求其本」,分三層次施治:
- 急則治標:若目疾暴烈,可暫用外治緩解。如風熱赤腫宜《銀海精微》洗眼方,瘀血阻絡施針刺太陽、睛明等穴。
- 審因治本:
- 外感傳變者:陽證熱郁用白虎湯加決明子、夏枯草;陰證脫陽急投通脈四逆湯佐以五味子斂瞳。
- 內傷及目者:肝火瀉青丸、脾濕三仁湯、肺燥清燥救肺湯等,皆需配伍谷精草、密蒙花等引經藥。
- 標本同調:慢性病繼發目疾,如消渴目病,宜六味地黃丸加丹參、茺蔚子,既滋腎陰又活目絡。
古籍佐證
《靈樞·大惑論》言:「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目」;《眼科龍木論》強調:「治目不理根基,如翳霧覆珠」,皆與因他症之治療觀互為表裏。
此症之辨識,貴在透過目症窺探臟腑病機,體現中醫「司外揣內」之診法精髓。歷代醫案如《名醫類案》載「痘疹毒陷致瞽」等,均為因他症之典型範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