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崩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陰崩,病名。指婦女素體虛弱,寒邪內侵,下元受損,封藏失職所致的崩下症。症見陰中崩下白色液體,古稱之為陰崩。實為質稀如水的白帶。宋.齊仲甫《女科百問》:「受冷而白者,謂之陰崩。」治宜溫補腎陽、收斂止崩,方用固經丸。參見白崩條。
陰崩的症狀表現為白帶增多,色白質稀,清冷如水,或伴有腰酸腿軟、小腹墜脹、月經失調等症狀。陰崩的病因主要與素體虛弱、寒邪內侵、腎陽不足有關。素體虛弱者,衛氣不固,不能固攝精血,精血下泄而成崩漏;寒邪內侵者,寒凝胞宮,血脈凝滯,經血不通而成崩漏;腎陽不足者,封藏失職,精血下泄而成崩漏。
陰崩的治療方法以溫補腎陽、收斂止崩為主。可選用固經丸、金鎖固精丸等中成藥治療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艾灸等中醫外治法治療。
陰崩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加强鍛煉,增強體質。
- 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感染。
- 合理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精神刺激。
陰崩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