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搏陽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「陰搏陽別」乃中醫脈診專有名詞,典出《素問·陰陽別論》,專指婦人妊娠之特定脈象。此說以陰陽分屬尺、寸二部,玄機盡藏於三部九候之間。

脈理精微

  • 陰搏謂尺脈滑利搏指,屬腎脈與胞宮之應。妊娠時,精血聚下以養胎元,故尺脈沉中見滑,如珠走盤,按之應指有力,此陰脈獨盛之象。
  • 陽別指寸脈雖平和,卻與尺脈顯著相異。寸關二部脈象如常,未見洪大或浮數,反襯尺脈滑動之殊,形成「陰陽相離,各具其態」之候。

經典詮釋
張景岳於《類經》註解云:「陰中見陽,而別有和調之象」,強調尺脈雖顯陽動之勢,卻非邪熱所致,實為胎氣鼓動之生理徵兆。此脈象須與痰飲、實熱之滑脈相鑑——妊娠之滑必兼沖和,且伴月經閉止、嘔惡等症。

學術延伸
歷代醫家對「陰搏陽別」尚有發微:

  • 清代周學海《脈義簡摩》補充:「尺脈滑疾,寸脈微弱,乃血聚胞門之兆。」
  • 實際診脈時,醫者更重視「尺脈滑而不散,寸脈靜而不滯」的特徵,此與《瀕湖脈學》「滑脈如珠替替然,往來流利卻還前」之述相呼應。

此脈象須結合四診,單憑脈形不可斷言有孕,然其作為中醫妊娠診法之理論基石,亦體現「陰陽相濟,動靜互根」之奧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