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出之陽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出之陽,是中醫病因病理學術語。指陰分之邪,出於陽分。指深伏於內髒的病邪,損傷臟氣,病在內而現於外,使脈象和精神發生變化。

《素問.宣明五氣》:「五邪所見,春得秋脈,夏得冬脈,長夏得春脈,秋得夏脈,冬得長夏脈,名曰陰出之陽,病善怒不治。」

張志聰註:「內為陰,外為陽,在內五臟為陰,在外皮肉絡脈為陽,在內所傷之臟氣而見於脈,故名曰陰出之陽。」

陰出之陽,是指在內臟深處的病邪,損傷了臟氣,使臟氣在脈象和精神方面出現異常變化。這種病邪,一般是由於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生內熱,內熱傷陰,陰虛生內熱,內熱又傷陰,陰陽失調,導致臟氣受損,出現陰出之陽的病理變化。

陰出之陽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脈象方面,常見脈細數,或沉細弦緊,或沉細無力。
  2. 精神方面,常見心煩易怒,急躁易激動,或精神萎靡,不思飲食,或失眠多夢。
  3. 其他方面,常見面色蒼白,形寒肢冷,或口乾咽燥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等。

陰出之陽的治療,以清熱涼血,滋陰降火為主。常用方藥有知柏地黃丸、六味地黃丸、天王補心丹等。

陰出之陽,如果治療不及時,病情可能會發展為陰陽兩虛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陰出之陽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