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瘡(痤瘡)的相關知識

陰瘡(中醫病名)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也被稱為陰門瘡、陰門癰、陰門疔、陰門腫、陰門癤等。多由外陰或陰道受到病菌感染而引起,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、腫脹、化膿。

陰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外感風熱:外陰或陰道皮膚黏膜長期受到風熱之邪的侵襲,可導致局部發炎、腫脹、疼痛。
  2. 內生濕熱:體內濕熱蘊結,下注於陰部,可導致陰瘡的發生。
  3. 經期失調:月經不調、經期延長、經血量多等,可導致氣血失和,經血下注於陰部,引起陰瘡。
  4. 不潔性交:不潔性交可導致陰部受到病菌感染,引起陰瘡。
  5. 其他因素:如糖尿病、免疫力低下等,可導致陰瘡的發生。

陰瘡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局部疼痛、腫脹、化膿:陰瘡多發生於外陰或陰道,局部皮膚黏膜紅腫、疼痛,可伴有化膿。
  2. 陰部瘙癢:陰瘡患者常伴有陰部瘙癢,嚴重者可影響睡眠。
  3. 其他症狀:陰瘡患者還可伴有發熱、頭痛、乏力、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。
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,一般可以確診陰瘡。

陰瘡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赤芍、丹皮、連翹、金銀花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。外用藥可使用紫草油、蛇床子油等。

預防陰瘡的方法有:

  1. 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內褲。
  2. 避免不潔性交。
  3. 增強自身免疫力。
  4. 積極治療糖尿病、免疫力低下等疾病。

陰瘡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引起局部感染、其他疾病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。

陰瘡的治療方法主要有:

  1. 藥物治療:使用中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例如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赤芍、丹皮、連翹、金銀花、蒲公英、板藍根等中藥。也可外用紫草油、蛇床子油等。
  2. 手術治療:針對較嚴重的陰瘡,可能需要手術治療,如切開引流、清創縫合等。
  3. 物理治療:對於較輕的陰瘡,可以考慮物理治療方法,例如紅外線照射、紫外線照射、超短波治療等。

陰瘡的預後一般良好,如果治療及時,可以完全治癒。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引起局部感染、其他疾病,甚至危及生命。

陰瘡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  3. 保持大便通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