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鼎

出處:《針灸甲乙經》

別名:陰市

穴義:足少陰腎經之穴,屬陰,為腎經之募穴。

主治: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陰部腫痛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癃閉、疝氣、腰痛、下肢痿痹、足跗腫痛等。

針刺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經絡循行:陰鼎穴屬足少陰腎經,位於足內側,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
圖解

陰鼎穴位圖

古籍記載

《針灸甲乙經》:陰鼎,在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
《千金翼方》:陰鼎,在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
《針灸大成》:陰鼎,在內踝後下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
現代研究:現代研究表明,陰鼎穴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利尿、降血壓、改善微循環等作用。

臨床應用:臨床上,陰鼎穴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陰部腫痛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癃閉、疝氣、腰痛、下肢痿痹、足跗腫痛等。

注意事項:陰鼎穴為腎經之募穴,不可過度刺激。

穴位配伍:陰鼎穴常與腎俞穴、太溪穴、三陰交穴等穴位配伍,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陰部腫痛、遺精、陽痿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癃閉、疝氣、腰痛、下肢痿痹、足跗腫痛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