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分之上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陰分之上藥——人乳汁
人乳汁,於中醫典籍中尊稱為「陰分之上藥」,為傳統養生補品之一,其性味甘平,歸經於心、肺、胃三經,具有滋陰潤燥、補血填精、益氣生津之效,尤擅扶助人體陰液,故得其名。
中醫理論基礎
《本草綱目》載:「乳乃陰血所化,生於脾胃,攝於沖任,其性滋潤,能養五臟。」人乳汁屬「有情之品」,與人體氣血相合,其滋養之功非草木之藥可比。中醫認為,陰分泛指人體津液、精血等物質基礎,而陰虛則易見燥熱、消瘦、煩渴等證。人乳汁因其質地純陰,能直補陰血,故為調理陰分虧虛之上選。
歷代醫家應用
- 《名醫別錄》:列為上品,稱其「主補五臟,令人肥白悅澤」。
- 《千金方》:用以治療虛羸勞損,尤適產後陰血不足、虛風內動者。
- 《韓氏醫通》:配伍人參、茯苓等藥,治療小兒疳積羸弱,強調其「潤而不滯」之性。
臨床功效
- 滋養胃陰:緩解胃燥噎膈、消渴(如糖尿病陰虛證)之口乾。
- 潤肺止咳:改善肺陰虧虛之乾咳少痰,昔有用以調治肺癆(肺結核)記載。
- 安神定志:心血不足所致失眠、驚悸,可配伍酸棗仁等同用。
- 外用療效:古方以新鮮乳汁點眼,治目赤翳障;外敷可緩解瘡瘍潰後久不收口。
配伍與禁忌
人乳汁單用即效,然歷代醫家多倡導與其他補益藥配伍,如:
- 配熟地黃、枸杞子,增強滋腎填精之功;
- 加蜂蜜調服,潤腸通便,適合腸燥便秘者;
- 與粳米煮粥,養胃氣而生津液。
此藥雖為滋補佳品,然其性偏滋膩,故中焦濕盛或痰濕內阻者慎用。歷代醫案亦強調,取用需擇健康無病之婦人乳汁,且以初產者為良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