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楗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大楗骨,又名髀骨、大腿骨。《醫宗金鑒.正骨心法要旨》:「大楗骨,一名髀骨,上端如杵,入於髀樞之臼,下端如槌,接於(骨行)骨。」即股骨。

股骨,又名大腿骨,是人體下肢最重要的一根長骨,上端與髖骨相連,下端與脛骨相連。股骨的長度約為人體身高的四分之一,其粗壯程度僅次於脛骨。股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撐人體的體重,並在行走、跑步等活動中提供動力。

股骨由股骨頭、股骨頸、股骨體和股骨下端四部分組成。股骨頭是股骨最上端的部分,呈球形,與髖臼相接。股骨頸是股骨頭與股骨體的過渡部分,呈圓錐形。股骨體是股骨的中間部分,呈圓柱形。股骨下端是股骨最下端的部分,呈三角形,與脛骨相接。

股骨是人體最重要的一根長骨,其結構複雜,功能重要。在臨床上,股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,其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。手術治療是指通過手術將骨折的兩端復位並固定,以促進骨折的癒合。保守治療是指通過石膏固定或支具固定,以促進骨折的癒合。

股骨骨折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,如患者的年齡、骨折的部位、骨折的嚴重程度等。在治療過程中,患者需要注意休息、避免負重,並定期複查。如果患者出現了疼痛、腫脹、發熱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