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火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火痰

陰火痰,又稱陰火痰飲,是指因陰虛火旺所致的痰證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痰多、痰黏、痰難咯出,伴有面色紅赤、口乾舌燥、煩躁不安、心煩失眠、腰膝酸軟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等症狀。

病因

陰火痰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先天稟賦不足,陰精虧損。
  2. 後天失養,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、肥甘厚味之品,損傷脾胃陰液,導致陰虛火旺。
  3. 情志不遂,肝失疏泄,肝火上炎,灼傷津液,形成痰飲。
  4. 久病耗傷,陰液虧損,虛火內生。

治療方法

陰火痰的治療應以滋陰降火、化痰止咳為主。常用方藥有:

  1. 百合固金湯:百合、生地黃、麥冬、五味子、天冬、川貝母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。
  2. 清燥救肺湯:桑白皮、天冬、麥冬、五味子、杏仁、甘草。
  3. 玉竹百合湯:玉竹、百合、麥冬、五味子、天冬、川貝母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。

預防方法

陰火痰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節,少吃辛辣、肥甘厚味之品,多吃新鮮蔬果,以保持陰液充足。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3.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注意事項

陰火痰的治療和預防,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