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莖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陰莖穴,又稱勢頭穴,為中醫經外奇穴之一,首見於晉代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,後由《類經圖翼》收錄定位。

定位與取穴

此穴位於男性前陰,尿道口正上方凹陷處(宛宛中),即陰莖前端冠狀溝附近之柔軟部位。

中醫主治功能

  1. 癲癇卒發:古方記載,灸此穴可通調水道、開竅醒神,緩解癲癇急性發作,《肘後方》云:「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,得小便通,則愈。」其機理在於通過刺激任脈與肝經之絡屬,疏泄肝風、鎮靜安神。
  2. 陰縮症(陽物內縮):此穴屬前陰要處,與足厥陰肝經相連,灸之能溫通經脈,緩解寒凝肝脈所致之陰器拘急。

操作技法

傳統以艾條灸為主,每次施灸5至10分鐘,或依古法灸3壯。現代臨床亦可配合針刺(需嚴格消毒),然因部位敏感,歷代醫家多以灸法為用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陰莖穴雖屬經外奇穴,然其效與任脈(起於會陰,環陰器)、肝經(循股陰,繞陰器)密切相關。肝主筋,任脈為「陰脈之海」,故刺激此穴可調節陰陽氣機,尤善解肝經鬱滯寒凝下焦之證。

文獻源流

  • 《肘後備急方》載其治「卒癲疾」,強調通利小便以醒神。
  • 《類經圖翼》明確歸類為經外奇穴,定位於「陰莖上宛宛中」。

此穴臨床雖少用,然體現中醫「以形治形」之思路,結合經絡理論,為前陰疾患之特殊刺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