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陰精

一、基本概念
陰精為中醫基礎理論重要名詞,屬「精」的範疇,與「陽氣」相對,涵蓋兩大核心涵義:

  1. 泛指陰液
    陰精是人體內一切滋潤、濡養物質的總稱,包含津液、血液、髓液等。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云:「君火之下,陰精承之」,強調陰精對火熱之氣的制約作用;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亦載:「陰精所奉,其人壽」,指出陰精充沛與生命長存的關聯。其功能主要為:

    • 滋養臟腑、潤澤皮毛
    • 維持人體代謝與陰陽平衡
    • 作為陽氣化生的物質基礎
  2. 專指生殖之精
    陰精亦特指藏於腎中的先天之精,主司生長發育與生殖功能,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:「腎者主水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。」此精與「天癸」相通,影響生育能力與生命周期。

二、理論延伸與應用

  • 與五臟關係:陰精分佈於五臟,尤以腎陰為根本。肝藏血、心主血、脾化生營血、肺布津液,均與陰精相關。
  • 病理表現:陰精虧虛可致內熱、乾燥、早衰等,如《靈樞》所述:「精脫者,耳聾……液脫者,骨屬屈伸不利。」
  • 臨床聯繫:養陰藥物如熟地黃、山茱萸等,多用以滋補肝腎之陰精;針灸取穴如三陰交、太溪,亦能調補陰精。

三、經典文獻佐證
《類經》註解:「陰精者,精血津液之類也。」清代醫家葉天士進一步闡述「存得一分陰液,便有一分生理」,凸顯陰精在溫病調治中的關鍵地位。

四、現代中醫觀點
陰精理論延伸至抗衰老、免疫調節等領域,認為陰精虧耗與現代疾病如慢性疲勞、更年期症候群密切相關,強調「填精固本」的治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