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漏,病證名。晝輕夜重之漏證。《證治準繩.雜病》:「不論(眼之)何部生漏,但從黃昏至天曉則痛脹,流水作青黑色,或腥臭不可聞,日間則稍可,非若他證之長流,乃幽陰中有伏隱之火隨氣升而來,故遇陰分即病重,治當溫而清之。」治宜補氣血之劑,內服用黃芪湯加減。

另一種含義見《外科啟玄》卷七。書中稱:「三曰陰漏,男女陰內痛而出水者是也。」即發於男、女前陰部之漏症。

陰漏,又稱陰汗,是一種漏證,漏證是指津液外滲的病證。陰漏是指津液從陰部外滲的病證。陰漏多發生於女性,多因氣血不足,陰虛火旺,或濕熱下注所致。臨床表現為陰部潮濕,白帶增多,色黃質稠,有臭味,或伴有陰部瘙癢、灼熱等症狀。

陰漏的治療,以補氣血、清熱利濕為主。可用黃芪、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車前子等中藥配伍治療。若陰部瘙癢明顯,可加用苦參、黃柏等中藥清熱燥濕。若陰部灼熱明顯,可加用生地、丹皮等中藥涼血清熱。

陰漏的預防,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內褲,避免搔抓,不宜久坐久站,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陰漏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。因此,女性朋友在出現陰漏的症狀時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