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癇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陰癇,病名。
1.兼見陰證的癇證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五:「病先身冷,不驚瘛,不啼喚,而病發時脈沉者為癇。」《雜病源流犀燭.諸癇源流》:「陰癇亦本痰熱,緣醫用寒藥太過,損傷脾胃,變而成陰。」治宜溫補燥濕,用五生丸、引神歸星丹等。
2.即慢驚風。《證治準繩.幼科》:「陰癇乃慢驚也。」「小兒急慢驚風,古謂陰陽癇也。急者屬陽,陽盛而陰虧;慢者屬陰,陰盛而陽虧。陽動而躁疾,陰靜而遲緩,皆因臟腑虛而得之。」詳見慢驚條。
3.慢驚之後,痰迷心竅之症。《證治準繩.幼科》:「陰癇者,因慢驚後去痰不盡,痰入心包而得。」證見四肢逆冷,吐舌搖頭,口嚼白沫,牙關緊閉但不甚,驚搐作啼,面色或黃或青,脈息沉微。治用固真湯加回生湯同煎。參見癇條。
陰癇,是一種病名。
1.兼見陰證的癇證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五:「病先身冷,不驚瘛,不啼喚,而病發時脈沉者為癇。」《雜病源流犀燭.諸癇源流》:「陰癇亦本痰熱,緣醫用寒藥太過,損傷脾胃,變而成陰。」治宜溫補燥濕,用五生丸、引神歸星丹等。
2.即慢驚風。《證治準繩.幼科》:「陰癇乃慢驚也。」「小兒急慢驚風,古謂陰陽癇也。急者屬陽,陽盛而陰虧;慢者屬陰,陰盛而陽虧。陽動而躁疾,陰靜而遲緩,皆因臟腑虛而得之。」詳見慢驚條。
3.慢驚之後,痰迷心竅之症。《證治準繩.幼科》:「陰癇者,因慢驚後去痰不盡,痰入心包而得。」證見四肢逆冷,吐舌搖頭,口嚼白沫,牙關緊閉但不甚,驚搐作啼,面色或黃或青,脈息沉微。治用固真湯加回生湯同煎。參見癇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