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虛乳蛾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陰虛乳蛾
陰虛乳蛾為中醫喉科常見病證,屬「乳蛾」範疇,指因肝腎陰虛或肺胃陰虧,虛火上灼咽喉,致咽喉紅腫疼痛,狀若蠶蛾之病症。其特徵為咽喉灼痛,晨間稍緩,午後加重,入夜尤甚,並伴見陰虛內熱之象。
病因病機
本病多由素體陰虧,或久病耗陰,或熱病傷陰,致陰液不足,虛火內生,上炎咽喉而成。其病位主要在咽喉,與肝、腎、肺、胃等臟腑密切相關:
- 肝腎陰虛:肝腎同源,若房勞過度、情志化火,耗傷肝腎之陰,則陰不制陽,虛火循經上灼咽喉。
- 肺胃陰虧:外感熱邪或過食辛辣,損傷肺胃陰液,咽喉失於濡養,虛熱內擾,發為乳蛾。
臨床表現
- 主症:咽喉乾灼疼痛,局部紅腫,喉核腫大如蠶蛾,晨輕暮重,夜間加劇。
- 兼症:
- 肝腎陰虛者,可見頭暈耳鳴、腰膝痠軟、五心煩熱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。
- 肺胃陰虧者,多伴口乾少津、乾咳無痰、聲嘶不揚、舌紅苔薄黃、脈細數。
- 局部檢查:喉關兩側喉核腫脹,色紅或暗紅,表面或有細絡浮露,按之軟,無明顯膿點。
辨證要點
本證需與實火乳蛾鑑別:
- 陰虛乳蛾:病程較長,疼痛綿綿,咽乾灼熱,舌紅少苔,脈細數,治宜滋陰降火。
- 實火乳蛾:發病急驟,咽喉劇痛,焮紅腫脹,伴高熱口渴,舌紅苔黃,脈洪數,治宜清熱解毒。
治療法則
1. 內治法
-
肝腎陰虛證
- 治法:滋補肝腎,降火利咽。
- 方藥:知柏地黃湯加減。
- 基礎方: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牡丹皮、茯苓、知母、黃柏。
- 加減:若陰虛甚者,加玄參、麥冬;咽喉腫痛明顯,加牛蒡子、赤芍。
-
肺胃陰虧證
- 治法:清養肺胃,生津潤喉。
- 方藥:養陰清肺湯合清胃散加減。
- 基礎方:生地黃、麥冬、玄參、貝母、牡丹皮、薄荷、白芍、甘草、黃連、升麻。
- 加減:聲嘶者加木蝴蝶;乾咳者加沙參、天花粉。
2. 外治法
- 含漱:以金銀花、連翹、甘草煎湯漱口,清熱解毒。
- 吹藥:可選用冰硼散或珠黃散吹喉,以清熱止痛。
轉歸與調護
陰虛乳蛾若調治得宜,虛火得平,陰液漸復,則咽喉腫痛可消。然若遷延失治,陰虛日久,可能進一步耗傷氣陰,轉為氣陰兩虛之證,甚或陰虛及陽,成陰陽兩虛之候。
(註:本文所述治法方藥需由專業中醫師辨證施用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