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大骨枯槁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大骨枯槁是一個中醫名詞,出自《素問·玉機真臟論》。它是由於腎氣衰敗所導致的一種病癥,表現為全身骨骼關節顯露、肌肉瘦削、肩垂項傾、腰重膝敗等症狀。這是由於氣血大虧所致,可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後期及惡液質病患等。患者的骨髓會變得非常枯槁,使得骨骼變得脆弱且容易骨折;同時,氣血大虧也會導致肌肉萎縮、消瘦,四肢無力、易疲勞;此外,背部肌肉鬆弛無力會使肩膀下垂、頭部前傾,腰部肌肉鬆弛無力則會導致腰部痠痛、下肢無力等症狀。

治療大骨枯槁主要以補腎益氣、滋陰養血為主。可以使用一些中藥如六味地黃丸、金匱腎氣丸、補中益氣湯等。此外,也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方法。

預防大骨枯槁主要是要保養腎臟,避免過度勞累、熬夜、久坐等不良習慣。同時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補腎益氣、滋陰養血作用的食物,如黑豆、黑芝麻、核桃、山藥等。另外,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過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