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虛則內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虛則內熱,是指因勞倦造成的形氣不足,上焦不通,胃氣鬱於胸中,陰氣相對虛弱,出現內熱證候。

《素問.調經論》:「帝曰:陰虛生內熱奈何?岐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谷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」

陰虛則內熱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勞倦過度,耗傷陰液。勞倦過度,會導致形氣不足,上焦不通,胃氣鬱於胸中,陰氣相對虛弱,出現內熱證候。
  2. 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、燥熱之品,會損傷脾胃陰液,導致陰虛內熱。
  3. 情志不遂,長期抑鬱、焦慮、緊張等,會導致肝鬱化火,灼傷陰液,導致陰虛內熱。
  4. 久病不愈,正氣耗傷,陰液虧損,導致陰虛內熱。

陰虛則內熱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午後潮熱,手足心熱,面部潮紅,盜汗。
  2. 口乾咽燥,舌紅少津,口苦。
  3. 心煩易怒,失眠多夢。
  4. 腰膝酸軟,腿腳無力。
  5. 大便乾燥,小便短赤。

陰虛則內熱的治療,以滋陰降火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天王補心丹等。

陰虛則內熱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2. 飲食清淡,少吃辛辣、燥熱之品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陰虛則內熱是一種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