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消

陰消是一種病名,指由於陰氣不足、氣血不化液而導致的消渴病。這種病的特徵包括身體消瘦、面色無華、口渴飲水、小便清長、大便溏薄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。治療陰消的方法主要是溫陽補火,以回陽救逆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有附子理中湯。

陰消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:

  1. 消瘦:由於真陽不足、氣血不化液,導致患者體重減輕。
  2. 面色無華:由於氣血不足,面部缺乏血色。
  3. 口渴飲水:由於陰液不足,口喉乾渴,需要飲水。
  4. 小便清長:由於陰液不足,導致尿液清長。
  5. 大便溏薄:由於陰液不足,腸道失潤,大便呈現溏薄狀態。
  6. 舌淡苔白:由於陰液不足,舌頭顏色較淡,舌苔呈白色。
  7. 脈細弱:由於真陽不足,脈搏感覺細弱。

治療陰消的原則是溫陽補火,回陽救逆。常用的方劑包括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、真武湯等。

陰消的預後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及時程度。如果病情較輕,治療及時,預後良好。如果病情較重,治療不及時,則預後不良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《景嶽全書.雜證謨》
  • 消渴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