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陽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陽易,病名。

1.傷寒溫疫等病後餘熱未凈,由房事而傳之對方者。見《傷寒論》。《醫學心悟.傷寒兼症》:「男子病新瘥,與女子接,其病遂遺於女,女子病新瘥,與男子接,其病遂遺於男,名曰陰陽易。」其證身體重,少氣,少腹里急,或引陰中拘攣,熱上沖胸,頭重不欲舉,眼中生花,膝脛拘急(《傷寒論.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》)。有陰易、陽易之分。參見各條。

2.指陰位見陽脈,陽位見陰脈。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:「陰陽易者危。」《內經吳註》卷二十二:「陰位見陽脈,陽位見陰脈,變易失常,故謂之危。」

陰陽易,是指陰陽失調,陰陽互換的病理現象。在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中,有「陰陽易者危」的論述。《內經吳註》卷二十二中對此有詳細的解釋:「陰位見陽脈,陽位見陰脈,變易失常,故謂之危。」

陰陽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理現象,如果不及時治療,很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注意調理好自己的身體,保持陰陽平衡,以免出現陰陽易的情況。

陰陽易的症狀主要有:身體重,少氣,少腹里急,或引陰中拘攣,熱上沖胸,頭重不欲舉,眼中生花,膝脛拘急。如果出現這些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陰陽易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如果是陰易,可以用溫陽散寒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陽易,可以用清熱涼血的方法治療。

陰陽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理現象,如果不及時治療,很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注意調理好自己的身體,保持陰陽平衡,以免出現陰陽易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