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有陽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有陽疾

陰有陽疾 是指陽熱病候在陰分,屬於陰陽兩虛的病證。陰有陽疾的病因病機是由於陰虛陽亢,陰陽失調所致。常見的病因包括久病體虛、情志不遂、飲食不節和勞倦過度。

  • 久病體虛:久病體虛導致陰液耗損,陽氣偏亢,引起陰有陽疾。
  •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使肝氣鬱結,也會導致陰有陽疾。
  •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、過食肥甘厚味對身體不利,可能引發陰有陽疾。
  • 勞倦過度:過度的勞累會損傷陰液,也是陰有陽疾的原因之一。

陰有陽疾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發熱、盜汗、口渴、舌質紅等。

治療方法 主要依靠滋陰降火。常用的方藥有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天王補心丹等。

預防方法 主要包括注意陰陽調理、努力達到勞逸結合的平衡,避免過度勞累;飲食要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;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;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,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。

參考資料:

  • 《靈樞.九針十二原》
  • 張志聰。註解《黃帝內經靈樞》。大陸:商務印書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