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證發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陰證發斑

陰證發斑為中醫病證名,指發斑屬虛寒性質者,與陽證發斑相對。其斑點多見於胸背及手足部位,形狀稀少而色微紅,類似蚊蟲叮咬之痕跡,而非如陽證發斑之鮮紅大片。

此證多因體內陽氣虛衰,陰寒內盛,無根之火上浮,聚集於胸中,熏灼肺臟,進而外發於皮膚所致。因非實熱之證,若誤判為熱疾而投以寒涼藥物,恐使病勢加重。

中醫治療此證,注重調和中焦、溫補脾胃,常用方藥如大建中湯,並可佐以茴香、芍藥等溫中散寒、調和氣血之品。茴香性溫,能散寒止痛;芍藥可柔肝養血,配合溫補之劑,既制其燥性,又助氣血運行。

此證反映中醫辨證之精要,即需審明寒熱虛實,不可僅憑外症判治。其成因與治療亦體現「陽氣為本」的中醫理論,顯示陰陽失衡下,虛火浮越之特殊病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