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中伏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陰中伏陽是中醫脈學名詞,指陰陽相乘相伏之脈象。如寸部雖見沉澀而短的陰脈,但時夾有浮滑而長的陽脈,故稱。《難經.二十難》:「脈雖時浮滑而長,此謂陰中伏陽也。」楊註:「寸關已沉短而澀,澀而時浮滑而長,故曰陰中伏陽也。」
陰中伏陽的形成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陰陽失調。陰陽失調是導致陰中伏陽的重要原因。陰陽失調,導致陰陽兩氣不能協調,陰氣過盛,陽氣不足,陰陽相乘,陰中伏陽。
- 氣血不足。氣血不足是導致陰中伏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。氣血不足,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陰陽失衡,陰中伏陽。
- 寒邪侵襲。寒邪侵襲是導致陰中伏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。寒邪侵襲,導致陽氣受損,陰陽失衡,陰中伏陽。
陰中伏陽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脈象沉澀而短。陰中伏陽的脈象,主要表現為沉澀而短。沉,指脈象沉重;澀,指脈象澀滯不流利;短,指脈象節律短促。
- 時夾浮滑而長。陰中伏陽的脈象,除了沉澀而短之外,還時夾浮滑而長。浮,指脈象浮起;滑,指脈象流利滑利;長,指脈象節律較長。
- 其他臨床表現。陰中伏陽的患者,還可能有面色蒼白、四肢冰冷、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臨床表現。
陰中伏陽的治療,主要以扶陽為主。扶陽的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溫補脾腎。脾腎陽虛是導致陰中伏陽的重要原因,因此,扶陽治療陰中伏陽,首選溫補脾腎。溫補脾腎的方法,主要有服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中藥,以及針灸、艾灸等外治方法。
- 益氣補血。氣血不足是導致陰中伏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,因此,扶陽治療陰中伏陽,還需要益氣補血。益氣補血的方法,主要有服用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中藥,以及針灸、艾灸等外治方法。
- 驅寒散寒。寒邪侵襲是導致陰中伏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,因此,扶陽治療陰中伏陽,還需要驅寒散寒。驅寒散寒的方法,主要有服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中藥,以及針灸、艾灸等外治方法。
陰中伏陽是中醫脈學名詞,指陰陽相乘相伏之脈象。陰中伏陽的形成原因,主要有陰陽失調、氣血不足、寒邪侵襲等。陰中伏陽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脈象沉澀而短、時夾浮滑而長等。陰中伏陽的治療,主要以扶陽為主。扶陽的方法,主要有溫補脾腎、益氣補血、驅寒散寒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