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中生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陰中生核
陰中生核,病證名。又稱陰挺、陰核腫、陰核腫脹。是指婦女陰道內長出一個腫塊,腫塊逐漸增大,疼痛難忍。
病因病機
陰中生核的病因病機尚不十分清楚,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肝氣鬱結:肝主疏泄,主藏血。肝氣鬱結,氣血不暢,可導致陰中生核。
- 脾虛濕盛:脾主運化水濕,脾虛則運化失常,水濕停聚,可導致陰中生核。
- 氣血虧虛:氣血虧虛,陰道失於濡養,可導致陰中生核。
症狀
陰中生核的症狀主要有:
- 陰道內長出一個腫塊,腫塊逐漸增大。
- 腫塊疼痛,疼痛可向下腹部放射。
- 月經不調,經量少,色淡,質稀。
- 白帶增多,色白,質稀。
- 腰膝酸軟,乏力。
- 面色萎黃,精神不振。
診斷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婦科檢查,可以診斷為陰中生核。
治療
陰中生核的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以下中藥治療:
- 柴胡疏肝散:適用於肝氣鬱結型陰中生核,症見月經不調,經量少,色淡,質稀,白帶增多,色白,質稀,脅肋脹痛,胸悶不舒,口苦咽乾,舌苔薄白,脈弦。
- 四物湯加減:適用於氣血虧虛型陰中生核,症見月經不調,經量少,色淡,質稀,白帶增多,色白,質稀,腰膝酸軟,乏力,面色萎黃,精神不振,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- 龍膽瀉肝湯加減:適用於脾虛濕盛型陰中生核,症見月經不調,經量少,色淡,質稀,白帶增多,色白,質稀,腹脹便溏,舌苔白膩,脈濡緩。
預防
陰中生核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注意個人衛生,勤換洗內褲,保持外陰清潔。
-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結語
陰中生核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其病因病機尚不十分清楚,一般認為與肝氣鬱結、脾虛濕盛、氣血虧虛等因素有關。臨床表現主要有陰道內長出一個腫塊,腫塊逐漸增大,疼痛等。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柴胡疏肝散、四物湯加減、龍膽瀉肝湯加減等中藥治療。此外,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,注意飲食調理,注意個人衛生,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