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中濕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中濕爛,病證名。見清.施雯《盤珠集胎產證治》。多因七情所傷,鬱而生火,濕熱下注所致。症見陰中或腫或痛或癢,分泌物多。治宜清熱解毒,利濕消腫,方用龍膽瀉肝湯。

陰中濕爛,又稱陰中濕熱,是婦科常見病證。多因七情所傷,鬱而生火,濕熱下注所致。症見陰中或腫或痛或癢,分泌物多。治宜清熱解毒,利濕消腫,方用龍膽瀉肝湯。

陰中濕爛的病因病機

陰中濕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七情所傷:七情指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。情志不遂,可導致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濕熱下注,從而引起陰中濕爛。
  2. 濕熱下注:濕熱之邪,可侵犯下焦,導致陰中濕熱,從而引起陰中濕爛。
  3. 脾虛濕盛:脾主運化水濕,脾虛則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可導致陰中濕爛。

陰中濕爛的症狀

陰中濕爛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陰中腫痛:陰中腫痛是陰中濕爛最常見的症狀。腫痛的程度因人而異,輕者僅有輕微的腫脹和疼痛,重者則可出現明顯的腫脹和疼痛,甚至影響行走。
  2. 陰中分泌物多:陰中分泌物多也是陰中濕爛的常見症狀。分泌物的性狀因人而異,可為白色水樣、黃色膿性或血性。
  3. 陰中瘙癢:陰中瘙癢是陰中濕爛的另一常見症狀。瘙癢的程度因人而異,輕者僅有輕微的瘙癢,重者則可出現劇烈的瘙癢,甚至影響睡眠。

陰中濕爛的診斷

陰中濕爛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進行。

  1. 臨床表現:患者多有陰中腫痛、陰中分泌物多、陰中瘙癢等症狀。
  2. 相關檢查:陰道鏡檢查可見陰道黏膜充血、水腫、糜爛,有時可見白色或黃色膿性分泌物。

陰中濕爛的治療

陰中濕爛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利濕消腫為主。常用方藥有龍膽瀉肝湯、茵陳蒿湯、五味消毒飲等。

  1. 龍膽瀉肝湯:龍膽瀉肝湯由龍膽草、黃芩、澤瀉、木通、當歸、生地黃、丹皮、赤芍、柴胡、大黃、芒硝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瀉肝、利濕消腫的功效,適用於陰中濕爛、小便不利、尿黃、帶下黃臭等症。
  2. 茵陳蒿湯:茵陳蒿湯由茵陳蒿、大黃、梔子、黃芩、木通、澤瀉、滑石、甘草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利濕、退黃消腫的功效,適用於陰中濕爛、小便不利、尿黃、帶下黃臭等症。
  3. 五味消毒飲:五味消毒飲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赤芍、大黃、芒硝組成。本方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適用於陰中濕爛、小便不利、尿黃、帶下黃臭等症。

陰中濕爛的預防

  1. 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內褲。
  2. 避免不潔性交。
  3. 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陰中濕爛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影響生育。因此,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