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躁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陰躁,中醫名詞。陰盛格陽所致擾動不寧之證。
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四:“陰發躁,熱發厥,物極則反也。《外台秘要》雲:陰盛發躁、名曰陰躁。”伴見身體微熱,面赤,躁擾欲坐井中,或渴不欲飽,脈沉而微等。治宜吳茱萸湯、理中湯或薑附湯,甚者四逆湯加蔥白。亦可由腎火炎上所致。參見躁條。
陰躁的病因病機
陰躁的病因,主要由於陰盛格陽所致。陰盛格陽,是指陰邪過盛,陽氣不足的病理狀態。陰邪過盛,可導致陽氣受損,陽氣不足,則可導致陰陽失調,出現陰躁的症狀。
陰躁的臨床表現
陰躁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身體微熱,面赤:陰盛格陽,可導致陽氣不足,陽氣不足,則可導致陰陽失調,出現陰躁的症狀。陰躁的患者,常常會出現身體微熱,面赤的症狀。
- 躁擾欲坐井中:陰躁的患者,常常會出現躁擾不安,坐立不安的症狀。嚴重的患者,甚至會出現坐井中的症狀。
- 或渴不欲飽:陰躁的患者,常常會出現口渴,但又不想吃東西的症狀。
- 脈沉而微:陰躁的患者,常常會出現脈沉而微的症狀。
陰躁的治療方法
陰躁的治療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吳茱萸湯:吳茱萸湯是治療陰躁的常用方劑。吳茱萸湯由吳茱萸、生薑、大棗組成。吳茱萸具有溫中散寒、降逆止嘔的功效;生薑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嘔的功效;大棗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的功效。吳茱萸湯可以溫中散寒,降逆止嘔,緩解陰躁的症狀。
- 理中湯:理中湯是治療陰躁的常用方劑。理中湯由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附子組成。人參具有大補元氣、復脈固脫的功效;白朮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的功效;甘草具有補脾益氣、緩急止痛的功效;乾薑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;附子具有溫陽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。理中湯可以補中益氣、溫中散寒,緩解陰躁的症狀。
- 薑附湯:薑附湯是治療陰躁的常用方劑。薑附湯由乾薑、附子組成。乾薑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;附子具有溫陽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。薑附湯可以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,緩解陰躁的症狀。
- 四逆湯:四逆湯是治療陰躁的常用方劑。四逆湯由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附子組成。人參具有大補元氣、復脈固脫的功效;白朮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的功效;甘草具有補脾益氣、緩急止痛的功效;乾薑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;附子具有溫陽散寒、回陽救逆的功效。四逆湯可以大補元氣、溫中散寒、回陽救逆,緩解陰躁的症狀。
陰躁的預防方法
陰躁的預防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注意飲食調理:陰躁的患者,要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吃寒涼生冷的食物,以免加重病情。
- 注意生活起居:陰躁的患者,要注意生活起居,避免熬夜,以免損傷陽氣。
- 適當運動鍛鍊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