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引火歸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引火歸原

引火歸原是一個中醫名詞,用來描述治療腎火上升的方法。腎火上升通常表現為上熱下寒的症狀,例如面色浮紅、頭暈耳鳴、口舌糜爛、牙齒痛、腰痠腿軟、兩足發冷等。為了平衡陰陽,治療師會使用某些降火並滋補腎藥材,如附子和肉桂等,來引導腎火下行,以達到治療效果。

《醫學入門》中有進一步描述引火歸原的方法。當腎火上升時,它會導致身體上部燥熱、下部則寒冷,並伴隨著面色紅潤、頭暈耳鳴、口舌糜爛、牙齒痛、腰痠腿軟和兩足發冷等症狀。治療師會選用一些滋補腎臟並協助陽氣的藥材,例如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和澤瀉,再加上附子、肉桂等助陽的藥材,從而引導腎火下行,達到平衡陰陽和防止虛火上升的效果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引火歸原這種方法必須基於準確的辨證施治,不能盲目使用。

以下是《醫學入門》中對引火歸原的原文描述:

《醫學入門》卷三:“腎火上升,治法引火歸原。腎火上升,則上熱下寒,面色浮紅,頭暈耳鳴,口舌糜爛,牙齒痛,腰痠腿軟,兩足發冷,舌質嫩紅,脈虛。治法宜滋腎降火,引火歸原。方用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附子、肉桂。若腎虛火旺,虛火上炎,則宜用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附子、肉桂、黃柏、知母、黃連、黃芩等。”

總結來說,引火歸原是一種中醫治療腎火上升的常用方法,但在使用時應該注意辨證施治的基礎,避免盲目使用。